凉山新闻联播 | 我州举办第三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能竞赛暨业务培训会
鉴于此,大幅改变业务内容的*ST超日2015年能否达成重组计划草案中的承诺,还是在协鑫集团资金支撑下布局新业务,仍需观察。
但终裁下调了台湾地区光伏产品的倾销幅度为11.45%-27.55%。三季度美国多晶硅巨头公司也表态,未在中国对美多晶硅双反中受损。
中国企业应该从一系列的贸易争端中吸取教训,从打价格牌向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从根源上避免低价倾销的指控。根据美国在2012年10月公布的对华光伏双反(第一轮)最终裁定,光伏组件的原产地由其使用的电池产地决定。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8月14日至29日两周内,抢在58号文正式实施之前,各地商务局等基层部门突击审批了大量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申请。而据有色协会硅业分会的报告显示,2014年9月份中国多晶硅进口总量为9942吨,环比增加18.7%,其中从美国进口的1887吨多晶硅原料中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就有1698吨,占美国进口总量的90%。据公告显示,分别征收常州天合和昱辉阳光/晶科能源26.71%和78.42%的反倾销税,分别征收其他应诉企业和非应诉企业52.13%和165.04%的反倾销税;同时,分别征收常州天合和无锡尚德49.79%和27.64%的反补贴税,征收其他企业38.72%的反补贴税。
但一位机电进出口商会的人士认为, 影响30亿美元出口额的数据有可能偏高,最后的惩罚税率还要等明年1月份最终确定。因为在上游的硅原料贸易中,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国之一。而与此同时,机器换人还是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工艺、管理的创新,是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工业4.0的必然方向。
据了解,通过机器换人,光伏制造企业的用工明显减少根据美方统计,2013年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总额为15亿美元,中国台湾输美相关产品总额为6.57亿美元。与此同时,从2012年第一次双反开始,泉州光伏企业就逐步调整布局,转战国内分布式电站建设。尽管目前阳光大地、豪华光电、金保利等企业手头都有电站项目正在建设,产销基本能维持平衡,而建设一个分布式电站项目投资高达数亿元,回收期则可能长达10年,大部分企业无力承担。
美国市场高速增长本土光伏战略转移近日,美国商务部终裁结果认定,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台湾地区厂商的倾销幅度为11.45%至27.55%。泉州光伏产业本身体量不大,企业数量不多,包括阳光大地、金保利(泉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安豪华光电在内的多家光伏企业均向记者表示,企业已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国内的光伏电站建设上。
从泉州海关统计数据看,今年110月,我市光伏电池片产品出口额只有999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五成多,本轮双反于泉州而言更像是围城外的硝烟。一位泉州光伏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今年省内组件企业产能仍旧无法跟上,企业可能会考虑自己投建一家组件生产厂填补缺口。泉企对美双反脱敏国内建电站足以吃饱谈到美国双反调查,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新湖显得很淡定,不要一听到双反就敏感,现在欧美市场对中国光伏业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最大的光伏市场在国内。为此,企业需多付出10%的运输成本。
不过,这种合作毕竟是短期的。美国太阳能产业研究公司Solarbuzz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太阳能市场将呈现10倍的增长幅度,未来5年,美国光伏市场预计年均增长30%以上。这是许新湖的保守估计,实际比例可能更低。与大部分省内光伏企业一样,南安阳光大地的主要业务范围同样是电池片生产和光伏应用终端,公司董事长许新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所生产的电池片绝大部分送到江浙一带加工成组件再运回福建。
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终裁结果,认定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美方将征收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同时认定中国台湾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将征收反倾销税。由于福建省内光伏产业体量不大,光伏产业链存在明显缺陷,企业多集中于中游的电池片和光伏电站应用终端,下游光伏组件产品产能严重不足。
从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来看,美国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之一。许新湖告诉记者,临近去年年底的两三个月内,企业的订单量甚至达到其产能的10倍需求全部来自国内光伏下游企业或光伏应用终端。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企业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等产品的销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多家中下游光伏企业订单量剧增。当务之急是完善产业链填补光伏组件加工缺口对泉州而言,眼下最棘手的问题还不是美国的围追堵截,而是自身产业链短板。在此形势下,部分光伏企业选择了以项目参股的方式与国企共同投建,缓解融资压力。事实上,本地光伏企业普遍呼吁的地方补贴政策迟迟未出台,也正是基于资金外流的考虑,但背离了扶持本地光伏企业的初衷。按照目前的行情,组件的产值相当于电池片的1.5倍,省内光伏组件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阳光大地、豪华光电两家企业均是以这种形式参与到省内部分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中。
福建省目前只有约30兆瓦的组件生产能力,而今年全省的装机容量是350兆瓦,也就是说福建9成多的光伏组件缺口都需要依靠省外。今年7月份,福建省发改委下达关于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计划的通知,指出,我省今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为350兆瓦,其中光伏电站5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300兆瓦。
不过,美国光伏行业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多位本土光伏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双反的影响远小于2012年的第一次双反,在那之后,国内光伏企业开始尝试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对美出口份额已大幅下降,将市场转移到了日本、英国等新兴市场或开发中国国内市场。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计划分配表中,泉州分配到的额度为80兆瓦时,为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8个地级市之最,阳光大地、豪华光电均有参与项目建设。按照《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每年还有约70%80%的分布式项目装机容量增长。
早几年泉州光伏产品出口欧洲的市场份额大概在70%左右,现在已经不足30%了。按照这个速度,如果福建不尽快完善光伏产业链,这个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加之美国政府对在本土建设光伏电站有30%的退税优惠政策,该政策的有效期到2016年为止,所以即使采用增加了重税的中国组件,建设电站仍然有利可图为此,企业需多付出10%的运输成本。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企业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等产品的销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多家中下游光伏企业订单量剧增。福建省目前只有约30兆瓦的组件生产能力,而今年全省的装机容量是350兆瓦,也就是说福建9成多的光伏组件缺口都需要依靠省外。
与此同时,从2012年第一次双反开始,泉州光伏企业就逐步调整布局,转战国内分布式电站建设。根据美方统计,2013年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总额为15亿美元,中国台湾输美相关产品总额为6.57亿美元。
泉企对美双反脱敏国内建电站足以吃饱谈到美国双反调查,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新湖显得很淡定,不要一听到双反就敏感,现在欧美市场对中国光伏业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最大的光伏市场在国内。一位泉州光伏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今年省内组件企业产能仍旧无法跟上,企业可能会考虑自己投建一家组件生产厂填补缺口。
加之美国政府对在本土建设光伏电站有30%的退税优惠政策,该政策的有效期到2016年为止,所以即使采用增加了重税的中国组件,建设电站仍然有利可图。不过,这种合作毕竟是短期的。从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来看,美国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之一。由于福建省内光伏产业体量不大,光伏产业链存在明显缺陷,企业多集中于中游的电池片和光伏电站应用终端,下游光伏组件产品产能严重不足。
从泉州海关统计数据看,今年110月,我市光伏电池片产品出口额只有9991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五成多,本轮双反于泉州而言更像是围城外的硝烟。许新湖告诉记者,临近去年年底的两三个月内,企业的订单量甚至达到其产能的10倍需求全部来自国内光伏下游企业或光伏应用终端。
这是许新湖的保守估计,实际比例可能更低。在分布式光伏发电计划分配表中,泉州分配到的额度为80兆瓦时,为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8个地级市之最,阳光大地、豪华光电均有参与项目建设。
当务之急是完善产业链填补光伏组件加工缺口对泉州而言,眼下最棘手的问题还不是美国的围追堵截,而是自身产业链短板。尽管目前阳光大地、豪华光电、金保利等企业手头都有电站项目正在建设,产销基本能维持平衡,而建设一个分布式电站项目投资高达数亿元,回收期则可能长达10年,大部分企业无力承担。